黃芪酒的功效與作用
黃芪味甘,性溫,是補氣的要藥,有固表止汗、托瘡生肌的作用。氣虛能使肌表不固,可引起汗出不止,能補氣固表,故常用于氣虛的自汗;氣充則血足,所以又能治療因氣血不足不能排膿或不易收口的癰疽瘡瘍等外癥。因此本品是治療氣虛不可缺少的藥物之一。還有升舉中氣和利尿作用,可用于中氣下陷的脫肛、子宮下垂及虛性的水腫病等。
黃芪泡酒配方(經供參考)
黃芪酒 治胃下垂
【原料】炙黃芪300克,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1500毫升。
【制作】將黃芪切片,裝入絹袋內,置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中浸泡,每日搖動數次,10日即成。
【用法】每次30毫升,早晚各1次,連續服1~2個月。
【功效】補中益氣,健脾開胃。
【主治】 胃下垂所致的呃逆頻頻,納差食少,頭暈目眩等。
【附記】黃芪補氣升陽,固表止汗,利水消腫,托毒生肌,然其最基本的功能是補氣升陽,尤其為補益脾肺的要藥。肺主一身之氣,脾為后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,脾氣健運,中氣充足,則下陷之臟器得以升舉。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少飲則"活血行氣,壯神御寒,消愁遣興"。
將黃芪泡酒飲服,酒行藥勢,藥借酒力,有相得益彰之妙。
黃芪補氣血健體酒
配方: 黃芪60g,黨參30g,茯苓60g,枸杞60g,紅棗30g,冰糖50g 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1500克
制法:將以上六味藥材讓入干凈容器中(玻璃或陶壇)。加入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密封浸泡30天。期間不定時要換容器。
功效:適合氣血虧虛、身體瘦弱、體質差的人群飲用。再細化一些,就是適合:精神體力差、貧血、低血壓、中氣不足、脾胃不和等等。
用法:每日2次 每次15毫升
黃芪杜仲酒(二)
【配方】黃芪、桂心、制附子、山茱萸、石楠葉、白茯苓各30g,杜仲、草薜、防風各45g,牛膝、石斛、肉蓯蓉各60g,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750ml。
【制法】將前12味切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,密封,浸泡5-7日后,過濾去渣,即成。
【功用】溫補腎陽,強腰舒筋,祛風利濕。
【主治】腎陽虛損腰痛或腰膝冷痛、氣怯神疲、陽痿、滑精等。
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空腹溫服10ml,日服3次。
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驗之臨床,確有良效。
黃芪酒(四).
【配方】黃芪、烏頭、附子、干姜、秦艽、蜀椒、川芎、獨活、白術、牛膝、肉蓯蓉、細辛、甘草各90g,葛根、當歸、石菖蒲各75g,山茱萸、桂心、鐘乳、柏子仁、天雄、石斛、防風各60g,大黃、石楠各30g,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4000ml。
【制法】將前25味細銼,置容器中,加入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,密封,浸泡7 -10日后,過濾去渣,即成。
【功用】祛風濕,補肝腎,和血脈,壯筋骨。
【主治】風虛腳痛,萎弱氣悶,不能收攝。
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初服10ml,不知可漸加至50ml,日服3次。
【附記】引自《備急千金要方》。驗之臨床,堅持服用,效果甚佳。用治痹證,效果亦佳。
靈芝桂圓酒
【配方】靈芝、何首烏、制黃精各l00g,龍眼肉、黨參、枸杞子、炙黃芪、當歸、熟地黃各50g,山藥、茯苓、陳皮、紅棗各25g,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7000ml,冰糖700g。
【制法】將前13味研為細粉,用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作溶劑,按滲濾法進行滲濾,收集濾液,加入冰糖,使之溶解,再加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至總量為7000ml,靜置,濾過,即成。
【功用】滋補強壯,溫補氣血,健脾益肺,保肝護腎。
【主治】身體虛弱、產后虛、貧血、須發早白等癥。
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5 - 30ml,日服2次。
【附記】引日《藥酒匯編》。凡感冒發熱、喉痛、眼赤及陰虛火旺者忌服。邪實體壯者慎用。
巴戟天酒(一)
【配方】巴戟天l00g,當歸、黃芪、熟地黃、鹿角、益母草各30g,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1 000ml。【制法】將前6味搗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,密封,經常振搖,浸泡7日后,過濾去渣,即成。
【功用】溫腎調經。
【主治】腎元虛寒所致的不孕癥。
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20 ml,口服2次。
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驗之臨床,確有良效。
無敵藥酒
【配方】黃芪、人參、菟絲子、熟地黃、杜仲、續斷各50g,血竭、炙乳香、炙沒藥各35g,桂枝50g,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500ml。
【制法】將以上諸藥置容器中,加入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,密封,浸泡15日后即可服用。
【功用】補氣養血,強筋健骨,祛風除濕,消腫止痛。
【主治】急性扭挫傷、風濕性關節炎、骨質增生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0—20ml,每日服2或3次。
【附記】引自《中國民旅民間醫藥雜志》。王子榮經驗方。本方劑量及制用法系筆者臨證時擬定。臨床驗證效佳。
壯筋補血酒.
【配方】當歸、枸杞子各90g,杜仲、三七、熟地黃、虎骨(代)、五加皮各60g,黃蓖45g,何首烏、羌活、白人參、獨活各30g,西紅花9g,冰糖500g,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5 000ml。
【制法】將上藥搗碎,與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同置入容器中,密封浸泡15日以上,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服用。
【功用】養血舒筋,補腎壯骨,祛風理濕。
【主治】骨折,脫位整復后,筋骨虛弱無力。
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30ml,每日中午、晚上各服1次。
【附記】引自《林如高正骨經驗》。孕婦忌服。
芪斛酒
【配方】生黃芪240g,金釵石斛60g,牛膝15g,薏苡仁60g,肉桂16g,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300ml。
【制法】將上藥加水500ml煎至200ml,再加入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,煎數沸后,待溫,去渣,備用。
【功用】益氣養陰,散寒通絡。
【主治】鶴膝風。
【用法】口服:每日1劑,分3次服。藥后擁被而臥。
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藥后蓋被,任其汗出,切不可坐起透風,俟汗出到足底涌泉穴,始可去被。
酸棗仁酒.
【配方】酸棗仁、黃芪、赤茯苓、羚羊角、五加皮各90g,干葡萄、牛膝各150g,天冬、防風、獨活、桂心各60g.大麻仁 250g,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4 500ml。
【制法】將前12味搗碎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,密封,浸泡6-7日后即可取用。
【功用】益氣清肝,祛風除濕,養心安神。
【主治】腳氣疼痛。
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空腹溫服15—30ml,日服3次,或隨性溫服之。
【附記】引自《普濟方》。本方還有光澤肌膚、潤養臟腑之功,故可用于潤膚、保健之用。
二參酒
【配方】生黃芪、生地黃、元參、丹參各30g,葛根、蒼術各15g,天花粉、山茱萸各20g,低度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600ml。
【制法】將前8味搗碎,置容器中,加入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,密封,浸泡7日后,過濾去渣,即成。
【功用】益氣,養陰,活血。
【主治】糖尿病(氣陰兩虛型)。
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5-30ml,日服3次。
【附記】筆者經驗方。臨床應用,可隨癥加減。本方若作湯劑輔助治療之用,效果尤佳。
益氣補虛酒.
【配方】黨參、黃芪各35g,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600ml。
【制法】將前2味切碎,置容器中,加入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,密封,浸泡15日后,即可取用。
【功用】益氣健脾,益肺同表。
【主治】氣短乏力、白汗畏風等。
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5ml,日服2次。
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驗之臨床多效。
古漢養生酒.
【配方】生曬參20g,黃芪、枸杞子、女貞子(制)、黃精(制)各30g,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1000ml。
【制法】將生曬參、黃芪、黃精切薄片,女貞子打碎,并將諸藥裝入紗布袋里,扎口,置入容器中,以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浸泡,密封容器。14日后啟封,取出藥袋,壓榨取液。將壓榨液與藥酒合并和勻,過濾裝瓶,密封備用。
【功用】補氣滋陰。
【主治】頭暈耳鳴,精神萎靡,失眠健忘,腰酸耳鳴,氣短乏力,面色萎黃。可用于神經官能癥、低血壓及各種貧而病人,凡具有上述癥狀者均可服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:每日早、晚各飲l0-20ml。
【附記】引自《藥酒匯編》。屬實熱證者忌服。
長春百歲酒.
【配方】黃芪、黨參、白術、茯苓、紅棗、當歸、川芎、生地黃、熟地黃、山茱萸、麥冬、枸杞子、五味子、蜂王漿、防風、羌活、陳皮、肉桂、白糖、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。
【制法】制成酒劑,每瓶300ml,備用。
【功用】補益元氣,滋養陰血,補心強神。
【主治】貧而,面色?白,精神萎靡,少氣懶言,聲低氣怯,眩暈耳嗚,記憶力減退,不耐思索,脈沉無力。
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10- 20ml,日服2次。
【附記】引自《浙江省出口產品》。凡陰虛內熱及外感邪實者忌服。頗適宜于養老益智者常服。
生白扶正酒
【配方】木香、紅參各6g,生黃芪30g,雞血藤45g,制首烏15g,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1 000ml。【制法】將上藥粉碎成粗粉,紗布袋裝,扎口,置容器中,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浸泡14日后取出藥袋,壓榨取液,將榨得的藥液與藥酒混合,靜置,過濾后即得,備用。
【功用】補氣血,扶正;升高白細胞。
【主治】放療中出現的白細胞減少癥。也可作為接觸放射性物質的醫師、科研人員等的保健品。
【用法】口服:每次服20 ml,日服2次。
【附記】引自《民間百病良方》。用本藥酒治療上述白細胞減少癥31例,27例有效。
芍藥黃芪酒
【配方】白芍藥、黃芪、生地黃各l00g,炒艾葉30g,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1000ml。
【制法】將前4味搗為粗末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,密封,浸泡3-7日后,過濾去渣,即成。
【功用】益氣溫經,滋陰涼血。
【主治】婦女月經過多,兼赤白帶下。
【用法】口服:每于食前適量溫飲,日服3次。
【附記】引自《百病中醫藥酒療法》。驗之臨床多效。
黃芪防風酒.
【配方】黃蓖、防風、川椒、白術、牛膝、葛根、炙甘草各60g,山茱萸、秦艽、地黃、當歸、制烏頭、人參各30g,獨活l0g,肉桂3g,制附子30g,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1500 ml。
【制法】將前16味共研為粗末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,密封,浸泡5~7日后,過濾去渣即成。
【功用】祛風止痛,活而通絡。
【主治】產后中風、半身不遂、言語不利、腰腿疼痛等癥。
【用法】口服:不拘時,每次溫服l0ml。
【附記】引自《普濟方》。驗之臨床,確有良效。
黃芪酒(五).
【配方】黃芪、蜀椒、白術、牛膝、葛根各90g,防風120g,川芎、炙甘草、細辛、山茱萸、秦艽、制附子、干姜、制烏頭、當歸、人參各60g,獨活、桂心各l0g,醇酒4 000ml。
【制法】將前18味細挫如麻豆,入布袋,置容器中,加入高品質糧酒或泡酒專用酒(醇酒),密封,浸泡5-7日后,過濾去渣,即成。
【功用】補脾腎,益氣血,祛風通絡。
【主治】產后中風偏枯,半身不遂,言語不利,疼痛無力。
【用法】口服:不拘時候,每次溫服l0-15ml。
【附記】引自《圣濟總錄》。凡產后中風,多因產后體虛、外風乘虛侵襲所致。此為產后中風重癥,須久治緩罔,其效始著。
微信搜公眾號 泡酒之家 添加關注 免費咨詢泡酒配方 免費索取獨家秘方